第(1/3)页 林焕规规矩矩坐着,老老实实回答。 “回老大人的话,晚辈每日卯时前起来就出去跑步,边跑边背书。背一句原文、背一句释义、或背一段人物传记……” 他每日就睡两个时辰,跑步背书一个时辰,再回来洗漱用过饭后,就还是边背边练习书写。 连过年的时候,都没怎么影响到他的这个规律。 “嗯,还不错。” 江修博听闻他如此刻苦努力,很是欣慰,便再问道:“那你短期有没有什么打算?” 还没问题问吗? “晚辈想三月参加县试。”林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。 江修博意外地微微挑了挑眉。 “今年就下场?腊月底你才刚满十岁吧?报过名了吗?有多少把握?” 县试,即指童生预备试。 三月初一开始,需提前一个月拿着亲眷和乡亲们、以及村长出具的证明,也就是亲结和村证,再找齐另四名同考生共同联保,再找廪生具保,经由官衙核实准确身份后,报名成功。 今年过年早,离着三月初一正式开考还有大半个月。 “回禀老大人,晚生决意先下场一试。感谢您安排江老伯帮晚辈找齐了具保与联保,已经报上名。”林焕拱手回道。 江柏闻言,眼角微微扬起。 这些事,都是他自己安排着帮林焕做的,并没有告诉自家的老太爷。 林焕也是知道,但既没有昧下他的功劳,还把这功劳也推到了老太爷的头上。 懂事啊! 这时,又听林焕回答老太爷的问话。 “晚辈只是关于历史部分,并无太大的把握。” 林焕一并将已做完的事、和担忧的事都给说了出来。 江修博闻言,看向侍立在旁的江柏 见江柏点了点头,江修博收回视线,靠进椅背。 到底是出生牛犊不怕虎啊,十岁就敢下场考试了。 倒不是说绝无仅有,有不少孩子八岁就已下场。只是完全通过县试者,十四岁下从无一人。 江修博缓缓站起身,背负着双手望向不知名处。 慢慢地沉声说道:“林焕,或许你以为有了书和银钱,有了他人的教导就能顺利进学入仕。但其实……” 他说到这儿顿了一下,几息后才再道:”朝堂是属于权贵们的地方。每多一个无根无基的贫寒官员,都是在挤占他们的位置。“ ”你决意踏上这么一条路,最大的风险是会受到他们的排挤和打压,你,真的想好了吗?“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