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王元辉本就最擅长的是历史;游昊穹最擅长的是军事。 其他十几人也各有擅长,均可以和林焕做一对决。 彼此为鲜花,也彼此为绿叶,所以都报的一样。 包阳胜在踩死了不知道多少小动物后,选择也和他们的一样。 寥弘文自然也不在话下。何况他自认这四项都胜过余青盛。 还有不少的学子,在这四项上各有所长的,自然也不会为了林焕而刻意避开。 男子之间的争锋,时时处处。 夫子们因此频繁被打扰。 “您就说说呗,林焕的军事成绩到底怎么样啊?” “您悄悄告诉学生,林焕的历史是不是有藏着掖着了?” “……” 夫子们头疼不已,无奈苦笑着拿出林焕过往的课业。 “给,你们自己看!” 来来去去的学子们看过两批次后,夫子们终于清静了。 但夫子们认为这样对林焕很不公平,便翻出所有学子们这四项成绩中最好的那份,公然张贴了出去。 都了解了解吧。 学子们:“夫子好过分……” 却不得不受着。谁让他们不讲公平在先? 不过看到林焕的那些成绩都是中等,放心了! 于是,个个儿都摩拳擦掌着,要在季度考试上绽放光彩! 拼官员们的欣赏,没准能得个好的推荐。还拼彩头。 听说彩头很高啊! …… 大比的日子在万众期待中,终于到来。 偌大的演武场正中,搭建起了高高的平台。 平台的南向正中,是一排排考官们的桌椅。平台下方的周围,挤满了学子以及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人群。 因着朝策的不断变化,国子监从最初的只收七品官以上人家的子弟,逐步扩展成为了多方面人才的进入。 包括富商人家的子弟,以及两种新旧不同思想中出类拔萃的学子。一共为三千人。 分为上舍生二百人,内舍生三百人,外舍生两千五百人。 林焕、余青盛等人均是上舍生。 比试顺序也是从儒家思想开始,就是笔考。有报名者同时开考,当场批阅,评选出名次。 次日就是诗词歌赋,同样是笔考。 第三日是书法;第四日是绘画。 如是这般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