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因着南方人口众多,灾民的数量也实在不少。 太子却躺在行宫,吃喝玩乐。 按照赈灾的流程,将沿路采买的粮食掺上大部分沙子,一次性按人头发放给灾民。 再给各级官员们一些好处,太子再将大部分赈灾银两收入囊中。 所以他愿意自己掏呢?这不就全回来了吗? 还回来了更多。官员们自然也有孝敬他啊。 还在父皇那儿有了好名声。 还收获了这些官员们的力捧之心,以及百姓们的欢呼爱戴,太划算了。 “太子殿下,灾民们闹起来了,您看?”有官员前来禀报。 躺在软榻上,正品尝着被娇艳女子喂食的太子,眼皮都没睁一下。 “这种事还要来问孤吗?你们以往怎么处理的?就怎么处理吧。” 以往,若是某位官员前往灾地救灾? 陛下若批了二十万两,户部就只给十万两甚至更少。 再到了地方。就算该位官员不贪,但也总不能由其亲自下去发放吧? 不还得要地方官员们积极配合吗? 就被一层层克扣下去。 真正到了灾民们手中的,沙比粮多都算是好的了。 很多时候都只有几个铜板,敷衍了事。 灾民们活不下去,自然会闹。 可闹?就是造反,就是…… 反正太子不担心。 来禀报的官员自是了解。 不过,这次可是太子亲自赈灾啊。 他讷讷了几声,硬着头皮劝解。 “太子殿下,若仍按以往的流程,只怕对您的声名并不多么有利……” “不若您就真心赈灾一回?卑职们也愿出银出力,不就能使您的声誉再上一个台阶?” 不是这位官员想要割肉掏银,实在是他并不看好这么样的一位太子殿下。 若是太子回去后,被人暗中弹劾,那太子讨不了好,他们这些个更是会成为背罪黑鱼。 “行啦,孤肯亲自来这破地方赈灾,闻着这些臭水咸鱼的味道,就已经足够有好名声了。”太子极不耐烦。 官员只得讪讪退下。 出去后,见到正围拢着期待结果的其他官员,黯然地摇了摇头。 便有官员急切的建议道:“那我们自己出银出力,把这事儿办好不就得了?” 不求个有功,先保个无罪怎么样? 如果他们自愿自发,太子总不能还会给强行拦着了吧? 没准儿干好了,太子得了夸奖,他们也能飞黄腾达了呢? 此前他们没有这么做,是想等别的赈灾官员下来的时候,趁机从中捞把油水。 谁知道会是太子呢? 当真是有利也有弊了。 “不行的。”有官员摇头否决。“忤逆上意的罪名更大。” 太子万一发疯嫌他们多事怎么办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