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扬州盐务衙门外面,就围堵了数千书生。 这个数量还在暴增之中。 无数书生呼朋引伴,汇聚而来。 呼喊之声震耳欲聋。 “老爷,咱得赶快想个法子,外面堵门的读书人越来越多。” “周围几条街都被围得水泄不通了。” “再耽误下去,万一被有心人教唆冲击府衙。” 林管家忧心忡忡。 短短一个早上门外的书生人数已经超过三千。 外出打探的下人回来说就连扬州城的各家客栈都住满了。 震耳欲聋的呼喊声。 就连在府内都听得一清二楚。 “琮哥儿,你先在后衙别出去,我试试能不能去将那些书生驱散。” 林如海看了一眼平静喝茶的贾琮。 起身安抚道。 说着,来到门外。 盐务衙门大门打开。 看着林如海走出来。 原本激昂呼喊的书生声音顿时小了下来。 “拜见林先生!” “拜见林先生!” 汇聚此地的书生,多是年少气盛,热血激昂之人。 面对大儒。 哪怕是多有不满。 至少礼数不缺。 “我知道各位学子因何汇聚在此。” “衍圣公血脉被害之事,我也痛心疾首。” “只是凶手并非紫衣侯。” “各位学子莫要被人煽动利用……” “林先生当年金榜提名,高中探花,在都察院也是文笔激昂,言辞系列。” “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。” “今日为何要庇护国朝奸佞,残害至圣先师血脉的凶手!” 林如海有心想要给贾琮辩解。 甚至说话之时,用了一些儒道小手段。 只是此处书生人数众多,又是先入为主。 江南文人多不喜贾琮。 加之人群中掺杂的别有用心之人。 后方传来一声呼喊。 刚刚稍作平静的一众书生,立刻再度被点燃了怒火。 “没错,先生当世大儒,可莫要忘了学的是谁的经意,修的是谁的文章!” “贾琮不除,大乾难有青天!” “即便真是别有真相,也该贾琮亲自出来解释,若是问心无愧,为何不敢出来见人。” 众书生你一言我一语。 沸反盈天。 登时就将林如海的声音淹没。 …… “哼!” “林如海一甲探花善于经营不假,可若是论及人心把握……” 第三境高手即便是远隔数里,也能自由手段清晰感知。 此时距离盐务衙门数里之外的一处茶楼的靠窗雅间里。 此前在林如海手中吃过暗亏的吴姓大儒,吴子仁冷笑一声。 “江南仕林数十万读书人,哪怕是只来了十分之一,也足够拆了他这盐务衙门了。” “依照那位紫衣侯的性格,怕是今日要血流成河了。” 今日不光有白鹿书院几人在场。 剩余的七大盐商家主也全都俱在。 消息能够传播如此迅速,触角店铺遍及江南的七大盐商也是功不可没。 不光如此,就在江南所有人注意力都被孔呈祥之死吸引注意力的时候。 八大盐商已经暂停了每日的私盐官盐运转。 短短三日,市面上的盐价已经涨了一成之多。 若是再过半个月,便可造成盐荒。 “出手不是正好?” “屠戮上万读书人……” “就是皇家有心招揽贾琮,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保下他。” “不然消息传出,局势动荡,国运不稳。” 左弘义这两日不断完善,将贾琮可以选择的几条路都一一设局堵死。 摆在贾琮面前的只有两条路。 要么奋起反抗,杀了盐务衙门之外的读书人。 冒天下之大不韪,到时皇家也势必会剥去其一应官爵,发榜通缉。 到时自己这一行人便可直接出手请出鸿儒文宝,将其镇杀。 要么躲在盐务衙门闭门不出。 可再躲又能躲多久? 最后结果终归是一样的。 “对了,张家主!” 说着,左弘义看向了七大盐商之首的张家家主。 “左公有何吩咐?” “我等哄抬盐价,乃是为对付朝堂奸佞不得已而为之,不可做之太过。” “半个月后,便将盐放出,以免百姓受苦。” “左公仁义为怀,在下佩服,商户低买高卖,自古如此,断不会误了百姓生计的。” 张家主忙拱手应道。 心中却在暗暗腹诽。 半月之后盐荒出现,盐价至少翻倍。 其中获利可想而知。 名为惦记百姓疾苦,实则是看上了这里的利润,在开口要好处了。 …… 眼看着此行目的就要达到,而且半个月后还会获得一大笔白银孝敬。 左弘义此刻前两日接连被挫的憋屈感顿时一扫而空。 重新恢复了白鹿书院监院的气度,端起茶杯,假惺惺的拿起了架子。 “区区一介稚子,能够做到这种程度,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。” “老夫倒是有些佩服他。” “只可惜如此天赋,却误入歧途,不走正路。” “正可谓是多行不义,必自毙!” 话音刚落。 盐务衙门的后衙。 一道熟悉的景象再度出现。 朗朗晴天之下,一股浩然文气冲天而起。 七彩纷呈,勾连天地,异象惊人。 “啪嗒”一声脆响。 本因为胜券在握的左弘义手上茶杯直接掉在地上。 这般景象,只有在第二境儒者凝聚文心破境大儒,获得天地文气认可之时。 才会出现。 “又有人凝聚文心,破境大儒?” “盐务衙门之内,可有第二境儒生?” 左弘义忙对居住扬州的七大盐商询问道。 “这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