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。逶迤带绿水,迢递起朱楼。飞甍夹驰道,垂杨荫御沟。 金陵城依山傍水,东面的钟山如龙盘曲,雄伟壮丽,山间绿树成荫,云雾缭绕之时,宛如仙境。 大乾立国之初,曾定都于此。 后北迁神京。 时至今日,金陵城也是陪都。 人口过百万,江南最为繁华兴盛之所在。 “将主,我们来金陵做什么?” “把盐路问题解决。” 这次贾琮来金陵城,是轻装出行。 只带了马如岳和侯景云两个亲兵统领在身边。 夜晚出发,借着大白的妖云,天亮之时便已经来到金陵城里。 来到江南已有半月多,贾琮还是第一次外出。 感受江南繁华民风。 男女老少,形形色色的人们穿梭于大街小巷。富家公子哥儿们摇着折扇,带着随从,优哉游哉地漫步;衣着华丽的贵妇人在丫鬟的陪伴下,精心挑选着珠宝首饰。 街头巷尾,人声鼎沸,吆喝声、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、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。 “你这书生,好不讲理,这女人明明是你薛大爷半个月前就买下了。” “定金都付了,怎滴又成你的了!” “胡说,三天之前我和这小娘子的爹约好了今日迎着娘子过门做妾,如今钱都给完了。” “薛家怎么了,薛家就能巧取豪夺了吗?” “不错,今日我曲水书院众同窗在此,定不让冯兄受了欺!” “世间万物,逃不过一个理字。” “如若不成,我等一众学子这就去应天府衙门敲了登闻鼓!” 正走着呢,便见前方聚着一大圈看热闹的人。 人群中央隐隐传来争吵声。 “走,过去看看!” 贾琮听了几句,一下子来了兴趣。 带着两个亲兵统领上前。 些许神力涌动。 面前看热闹的百姓不自觉的左右分开,让出了一条路径。 待来到近前,这才看清了争吵双方。 准确的来说是三方。 中间的是一个带着姑娘的中年人。 国字脸,看似忠厚,可一双狭小的眼睛却在不住转动,环顾着四周。 那小姑娘则比贾琮看起来大上几岁。 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。 生得粉妆玉琢,乖觉可喜。 左边是十几个穿着棉质儒衫的学子。 这曲水书院,亦是白鹿书院的势力之一。 右边的浓眉大眼,体型魁梧,穿着裘皮大衣,富贵逼人。 一看就是富家公子。 身后带着四个小厮。 此时已经被十几个学子辩驳的哑口无言了。 神色气愤,眼瞅着就要准备撸起袖子动手了。 “倒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了。” 贾琮看到这一幕,立刻想了原著里薛霸王打死冯渊的这一出。 双眸神光闪过。 果然那看起来有些呆呆的姑娘身负上等玄门炼气之资。 正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,香菱。 原是姑苏望族甄士隐的独女甄英莲。 四岁那年元宵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。 流落至此。 “他是伱的父亲?” 贾琮不顾众人疑惑目光,径直走到香菱跟前,开口问道。 “我……” 香菱这些年被人贩子动辄打骂,闻言顿时有些胆怯。 “放肆,你是何人!” 一旁冯渊本是父母双亡,家里有些薄产。 刚得了秀才功名,正准备参加乡试考取举人。 无意间发现这人贩子手中香莲,惊为天人。 痛快的交了钱,就差迎娶过门做妾室了。 谁成想先是薛蟠这个呆霸王,后有贾琮。 一波三折,登时急了。 “本侯贾琮!” 贾琮转头,淡淡说道。 人如书名如影! 贾琮的威名经过这半个月的传播。 甚至比在神京城还恐怖。 在江南仕林中,堪称“止小儿夜啼”一般的存在。 尤其是灭门了八大盐商在扬州城外铸就京观之后。 这可是一颗颗人头堆积出来的凶名。 “拜见贾先生。” 十几个书生听了这话顿时大惊。 学无先后,达者为先。 儒家重礼,无论立场如何。 后学末进见到大儒,都要保持最起码尊重的礼数。 “此人不是这位姑娘的父亲。” “是个人贩子,明日去应天府衙拿你被骗的银钱。” 贾琮指着面似忠厚的中年人说道。 大乾的不禁人口买卖,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名为人牙。 须得拿到牙行许可才行,正经贩卖,严禁逼良为娼,私下贩卖等等。 至于人贩子,又称拐子。 拐走良家女售卖。 差之立斩不赦,甚至与其发生过买卖的都要追查问责。 “贾先生当日以君子坦荡荡圣贤经典破境大儒,我等学子敬佩之至。” “只是如今无凭无据,单凭一家之言就说这姑娘的父亲是人贩子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