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可是后面一半。 仍处于乱糟糟的景象,歪歪扭扭的抱着武器,最基本的站姿都没有。 与其说是军人,更像是田间抱着锄头的老农,任凭其上将官如何喝骂,都弄不明白队列。 这会别说是贾琮了。 就连在贾琮面前一惯老好人表现的夏守忠都脸色阴沉的可怕。 …… “回大人,江南承平日久,将士们军纪涣散,也情有可原……” 孟建安大汗淋漓,大脑飞快运转。 忙找了个借口。 “还有两句!” 回应他的只有贾琮淡淡的一句话。 “大人,再给末将三天时间,保证给大人整编出来八万人马。” “最后一句!” “大人,安平侯府乃是开元勋贵一脉,贾府当年也曾跟先荣国一同上过战场……” “何必……” 眼看着辩解不成,孟建安急忙抬出自己的开国勋贵一脉的背景。 希望能够引起贾琮忌惮。 话还没等说完。 一道剑气飞过。 斗大的人头飞出。 江南大营指挥使,地位比京营指挥使差上半级,为正三品武将。 此处山高皇帝远,孟建安在大营里可以说是一言九鼎。 土皇帝一样存在。 结果现在却说被斩就被斩了。 高台上的江南大营将领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。 心中震颤。 却没有半个人敢站出来质疑贾琮此举符合不符合朝廷法度。 现如今在江南,再也没有比贾琮威名更甚的了。 一人定江南,不是说说而已。 …… “肃静!” “本将贾琮!” 贾琮眉头轻皱,神力运转,声音传遍校场。 人如名,树如影。 一听贾琮之名。 乱糟糟的校场从前至后,顷刻间便安静的可怕。 现如今在江南就连消息灵通的田间老农也能谈几句“紫衣侯十日破六院”“白鹿书院外立京观”的故事。 “原江南大营指挥使孟建安贪墨军饷,抗旨不尊,已被本将就地正法!” “胡四海何在?” “末将在!” 胡四海听闻贾琮提到自己,忙领命上前。 “即日起,命你暂代江南大营指挥使一职。” “整军备战,不得有误。” “末将领命!” 胡四海闻言内心狂喜,别看只是暂代。 身为顺德帝的心腹,这个暂代去掉是早晚的事,连带对贾琮都忍不住升起强烈的感激之情。 “本将此番乃是奉旨调兵前往山东平叛。” “我只说两件事!” “第一,凡被选中军士,出发之前,每人十两开拔费,凡战死者,抚恤三十两起,军功另算。” “第二,从此刻起,凡贪墨军中袍泽军饷,功劳者,抄家灭门!” 安排完指挥使之职,贾琮又将目光转向校场众将士。 以利驱人的手段,贾琮早就用的炉火纯青,百试百灵。 大乾军规,普通士兵每个月军饷七钱银子。 实则经过层层贪墨,到手能够四钱便不错了,还会经常被拖欠饷银。 十两银子,便是平时两年都未必有这么多。 更别说战死抚恤三十两了。 加上第二条贪墨军饷抄家灭门的规定。 换做旁人来说,这些士兵只当是放屁。 但是贾琮是何人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