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多谢夏总管了。” 贾琮颔首。 “本侯这次从江南带回来万卷图书,正愁没地方安置。” “倒是正好在府里设一藏书阁。” “礼记有云: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!” “本侯听说夏总管在老家还有几个远房侄子,大乾祖训,外臣不得与内侍结交。” “但本侯与夏总管,君子之交淡如水。” “没有金钱往来,倒也不犯忌讳。” “若是夏总管的同族侄子有意读书习文,可来我这藏书楼借阅书籍。” “将来学有所成,也好为陛下效力。” “侯爷乃是当世大儒,奴才先行谢过了。” 夏守忠一人执掌司礼监和皇城司两大重要部门。 算是顺德帝最器重的亲信。 家里近亲早已无人,可这年头,宗族观念深入身心。 若是贾琮送旁的也就算了。 金银钱财,在夏守忠这个司礼监掌印眼里,算不得什么稀奇的。 可是白鹿书院的万卷藏书,里面不知道多少孤本、善本,更有诸多大儒亲手批注的经意。 这方世界,儒道昌盛。 读书习文,可不是买上几本书在家里苦读就行了。 没有名师指导,天赋一般的普通人就是读上一辈子。 一百个人里也未必能有一个养出浩然之气。 贾琮的这份不花钱的礼,价值远远不是银钱所能比拟的。 “侯爷,明日在家先休息一天,不必急着搬到新府。” “陛下准备后天开大朝会,朝会过后应会召见侯爷。” “这荣国府的爵位……是去是留,到时还要看侯爷的意思。” 投桃报李,夏守忠也破例说出了一些顺德帝的打算。 消息并不是多重要。 但却代表着夏守忠本人的态度。 “我明白了,多谢夏总管提醒。” 说话间,二人已经来到了宁荣街外。 夏守忠抬头看了一眼“敕建荣国府”的牌匾。 “侯爷今日得胜归来,要跟亲人相聚,奴才就先行告退了。” 说完,又极有眼色的给宝钗拱手一礼,这才带人离开。 …… “琮哥儿,苦了你了!” 来到府前,中门大开。 贾政早就在台阶下等着了。 看到贾琮归来,顿觉心中复杂带着不少惭愧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