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朕御极四年,殚精竭力,兢兢业业,不敢有一点疏忽松懈。” “就怕天下百姓对朕不满。” “山东蝗灾本是天灾,百姓颗粒无收,流离失所,正是朝廷赈灾之时。” “可恨白莲邪教,罔顾百姓死活,煽动叛乱。” “幸好有诸位爱卿替朕排忧解难,平定叛乱。” “朕今日要告诉天下人,凡与国朝有功之功臣,朕绝不吝封赏。” 顺德帝在御座上,俯视众臣,开口训话。 视线尤其在贾琮身上停留许久。 说完,这才对夏守忠命令道。 “夏守忠,宣旨吧!” “奴才遵旨!” 夏守忠躬身一礼,早已有太监在一旁端着托盘。 托盘上放着一封封圣旨。 “奉天顺德皇帝制曰……” 一封封圣旨被颁布。 顺德帝登基第五个年头。 朝中大权仍把持在太上皇手上,手下可用之人不多。 这次为了笼络人心,也为了千金买马骨。 可以说是下了血本。 凡是这次跟随贾琮一同平叛的将领,都有封赏。 依照大乾祖制,凡修行到了第三境者,皆可封子爵。 但是这个爵位,更多是一种荣誉。 与世袭爵位相比差距颇大。 绝大多数修行之人,除了本身在大乾各部效力的。 剩下的极少有人会来讨这个封号。 这次五尊武道先天,全都封了世袭子爵。 剩下的人,大部分封了男爵。 算是踏入勋贵的门槛。 还有功劳不够的,也都提升了官职。 牛继宗加封骑都尉,距离侯爵更进一步,京营副指挥使一职不变。 隋茂祥直接跳过了三等侯,封二等宁远侯。 让宁远侯府重新恢复了门楣。 众人各自出列领旨谢恩,脸上抑制不住的喜悦。 很快,托盘上的圣旨只剩下两封。 “安国郡主薛宝钗接旨!” “臣在!” 站于贾琮身后的薛宝钗出列来到殿中。 一下子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。 宝钗来上朝,还是夏守忠特意叮嘱的。 大乾建立以来,还是第一次有女子位列朝堂。 纵观历朝历代,这样的例子也不多。 “奉天顺德皇帝制曰:白莲作乱,祸及四方,百姓涂炭,社稷不安。郡主挺身而出,随军征讨,奋勇当先,屡建奇功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