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宣读完对宝钗的封赏之后,夏守忠拿起最后一封圣旨。 “臣在!” 贾琮出列,来到殿中。 “奉天顺德皇帝制曰:” “自古国家之安,皆赖忠臣良将之力。近者,山东民乱,白莲肆虐。” “幸有贾琮英勇果敢,谋略过人,率军征讨,屡破贼众,威震四方!” “封前军都督府左都督兼京师十二团营指挥使,授骠骑将军、加上护军!” “晋一等靖安侯,准世袭罔替,传之子孙,世世相承,永不更移!” …… 很快,一封圣旨颁布完毕。 如果说之前宝钗的国师之位,是轩然大波。 那这封圣旨就是如同八级地震一般了。 前军都督府左都督! 大乾设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,每府各设左右都督。 共计十人,都是武将一品! 这是大乾军方的最高荣誉,无数将士做梦都不敢想的职位。 也就是民间常说的军中老帅。 虽无实权,却都是德高望重者,而且十个职位是宁缺毋滥。 现如今算上贾琮,也不过只有六人。 其余五人,全都是头发花白,已经年过花甲了。 最关键的还是后面的爵位。 打残白莲教这么大的功劳。 贾琮的荣誉爵位会转世袭爵位,这已经是朝中绝大多数朝臣的共识了。 可是无论如何都没想到。 不光是世袭! 还是世袭罔替,世世相传,永不更移的那种。 这在大乾贵爵勋爵并行的制度下。 无疑更为珍惜。 拿魏国公楚兆忠来说,超品国公,军中老帅。 可若魏国公府下一任袭爵人不成器,没有军功在身。 那也只能袭个一等将军的勋爵。 此后五代,逐代递减,五代之后,便是平民。 而且最重要的是,一旦贵爵降为勋爵。 后世子孙,哪怕是重新获得军功。 那也要从本爵位开始重新晋升。 如魏国公之子,若真袭一等将军爵,而后立下军功。 就只能从伯爵开始升起。 里外里差了不知多少倍。 如此便可以看出世袭罔替的含金量了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