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顺德帝脸上带着笑意对贾琮说道。 “臣多谢陛下!” …… 封赏之后,今日大朝会的事便算是说完了。 顺德帝又勉励群臣几句之后,便宣布了退朝。 “侯爷,郡主,还请留步。” “陛下在御书房召见侯爷和郡主。” 贾琮被开国一脉还有这次平叛武将簇拥着刚出大殿。 便被疾步赶来的夏守忠叫住。 于是便带着贾琮来到了御书房。 “朕的侯爷和国师来了!” “夏守忠,赐座!” 一进门,顺德帝便让夏守忠先搬来了椅子。 “贾琮,你别怪朕今日驳了你的辞官,眼下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了。” 顺德帝上来便苦笑着打出了感情牌。 武道修行,重在积累。 寻常人精力有限,要是想要在武道上面有所建树,就没有多少时间研读兵法。 同样的道理,兵法出众之人,往往很难在武道上有所建树。 九边重镇军中不乏武道先天,缺的是能够领兵的元帅。 一个武道先天,可以任先锋,统数万大军为大军开道。 却无法指挥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。 当年太上皇开元帝数次御驾亲征北伐,说白了,还是没有合适的统兵将帅。 开元勋贵大多年迈以后,大乾对异族的姿态就已经是防守居多了。 而贾琮在这次山东平叛上,所展露的战略思维。 让顺德帝仿佛看到了一颗将星在冉冉升起一般。 就更不愿意让贾琮辞官回去修行了。 “臣愿为陛下分忧。” 贾琮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人设,言语间颇为勉强。 “好了,先不说这些了。” “朕今日喊你前来,是想问问你对荣国府的爵位有什么看法。” “你先别急着回答,让朕说完。” “朕知道贾家确实不像话,原本朕给你以公爵规制建侯府,就是想着以后你与荣国府分家之后方便。” “只是没想到贾赦那父子俩……” “说起来也是朕擅作主张了,皇城司持朕令牌将那两人刺死的。” “爱卿别怪朕。” 大乾名义上乃是以“孝”治天下。 按照如今儒家主流思想,乃是子不言父过。 父母做的再错,当子女的也不能责怪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