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二嫂子,你再这般客气,我可真要御光逃走了。” “叫我琮哥儿或者琮三儿就行,爵位是陛下封的。” “咱们自家人还和以前一样,不用理会那一套。” 贾琮刻意笑着说道。 这才让母子二人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。 桌上本就有四色茶点,没一会,鸳鸯又带着两个小丫鬟添了张小桌。 各种江南特色糕点摆满了一桌子。 贾兰今年五岁,少年心性。 看到这么多好吃的,颇为意动。 却被李纨训的“知书达理”,只好强忍着正襟危坐。 贾琮看到这一幕,心中暗叹。 原著里贾府年轻一代,唯有贾兰最为出色。 一无名师,二无资源。 后来能高中进士,论起儒道天赋,肯定也是顶尖的。 只可惜这份天赋被贾家给耽误了。 李纨抛开其父大儒身份,自幼所经历的环境教育与小门小户并无多大区别。 无非是多了点识文礼教罢了。 哪里懂得如何教育孩子。 贾兰这个年岁,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,现在被训的连自己拿一块喜欢的点心都不敢。 将来等到性子固定了,还有什么是敢做的? “我听二姐姐说,兰儿三岁就开始启蒙识字了?” 眼见母子二人迟迟不知道如何打开话题。 猜到二人来意的贾琮主动递上了话茬。 “是,兰儿去年就能识千字了,今年已经开始读《论语》!” “儒道修行要养气,我一个妇道人家,如何知道怎么启蒙。” “前给父亲写信,父亲说出嫁从夫,让我……” 李纨说着,用帕子拭了下眼角。 显然被娘家人的冷漠给伤了心了。 “若是我自己也就无所谓了,但是兰儿的这般天赋,实在不能耽误。” “这才厚着脸来找琮哥儿……” “你是当世大儒,如果能随便指点指点兰儿。” 说着,祈求的看着贾琮。 “兰儿,我问你,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何解?” 贾琮沉吟片刻,然后转头看向贾兰。 “回叔叔话!” “这句话的意思是,圣人教育我们,学习了并时常温习它,也是一件高兴的事。” 贾兰起身拱手答着。 说完小心看了一眼李纨,又说道。 “侄儿以为,除此之外,圣人还在教育我们,不能光顾着读书,还要做到学以致用。” “如此才会有更深的感悟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