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玉哲担惊受怕的在皇宫殿前吹了快三个时辰冷风。 这会早就变得犹如惊弓之鸟一般。 听贾琮开口,打了个哆嗦,赶紧求饶。 然后颤抖着来到朝鲜群臣面前,表情悲戚。 “诸位臣公!” “昔日先祖李成桂,窃国夺权篡位,名不正,言不顺!” “幸得大乾太祖仁义,念及百姓久经刀兵,纳为藩国,庇护朝鲜。” “朝鲜国传承数代,到本王手中,本王天赋不足,治国昏庸,听信谗言,庇护叛贼。” “幸得上国侯爷不计前嫌,亲往上京城劝说本王……” “背义则天地不容,其孰与助?败盟则人神共怒,非朕得私。” “为表感激,也为我朝鲜子民着想。” “本王决定放弃王位,将朝鲜并入大乾……” 李玉哲将措辞了两个时辰的话颤抖说出。 话音一落,立刻在朝鲜群臣口中引发轩然大波。 李氏王族乃是篡位高丽而来,地处辽东半岛,偏居一隅。 却因史上曾接连抵抗隋唐两朝。 让其面对中土王朝,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。 加之有隋唐旧事在前,中土王朝一般也不愿意为这里大动干戈。 只要名义称臣纳贡就行。 哪怕是前朝暴元时期,在辽东半岛设立了“征东行省。” 征东行省次官左丞相也都由朝鲜国王兼任,自辟官属,且财赋不入都省。 并且大元都会派公主与历代国王和亲。 众臣本以为这次也是如此。 无非是打下来之后另立新王。 到时朝鲜国内还是自成一体。 丝毫不影响百官地位。 可要是献土投诚,那朝中文武的权利肯定会被削去大半。 “岂有此理!” “朝鲜历来都是上国藩属,岁岁朝贡,从未敢间断。” “圣人云: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,其事好还。” 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” “本官倒要前往神京城问问上国皇帝陛下。” “大乾身为宗主国,就是这般入侵藩属国的吗?” 朝鲜议政府之首崔太宇顿时按耐不住,中气十足反驳道。 身为朝鲜为数不多的大儒。 崔太宇历经朝鲜三代国王,坐到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的位置上。 把持议政院时间比李玉哲登基还久。 辅政老臣,又曾担任过朝鲜国子监祭酒,在朝鲜威望最高,门生故吏满天下。 一旦朝鲜并入大乾,权力受损最大的便是他了。 政治本来就是相互斗争,在斗争中相互妥协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