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陛下,孟子有云: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;善政,民畏之;善教,民爱之!” “臣以为,对于朝鲜,朝廷还是应该以教化为主,使其彻底归心,与我大乾融为一体。” “如此才符合圣人之道。” 思虑片刻,李阁老开口,只能拿教化出来说事。 “李阁老的意思是说,对于朝鲜,应该设置省府县派遣官员大行教化,好生治理?” 顺德帝开口幽幽问道。 “回陛下。” “礼记有云:古者为政,爱人为大!” “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,行仁政,民之悦之,如解倒悬也。” “所谓三代之得天下也,以仁:其失天下也,以不仁!” “臣以为对朝鲜施以酷政,固然能在短时间使国库充盈,但长此以往,朝鲜百姓势必民怨沸腾,叛乱不断。” “唯有大施教化,才能让朝鲜百姓彻底归心于我大乾。” 到底是第三境大儒,李阁老心思一转,便想出一通长篇大论。 “朕觉得李阁老说的也有道理。”顺德帝闻言,微微点头。 然后看向面前一众大臣。 “朝鲜刚刚归附,局势不稳,应有一辅政能臣前去治理。” “如此朕才能放心。” “朝中重臣如今都在御书房了,不知哪位爱卿愿意帮朕去教化朝鲜百姓使其归心?” 在场众人最低都是六部尚书,再往上就是登阁拜相。 谁愿意去朝鲜那种地方当什么布政使和学政之类的官衔。 简直如同贬官外放一般。 一个个低着头,谁也不敢再说话了。 哪怕不考虑官职高低问题。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。 朝鲜是贾琮打下来的,这个时候过去,无疑是去摘桃子的。 就这么说吧! 人是早上到朝鲜的,脑袋是中午丢的,全家老小是晚上一起跟着上路的! 晚上一天,都不是那位靖安侯的性格。 “怎么?现在没人说话了?” “李阁老,不如你来指派一位大臣前往朝鲜?” 顺德帝面带冷笑。 “这……臣思虑不周,还望陛下恕罪!” 李阁老一听,赶紧开口告罪。 指派谁去都是过去送死,这可是生死大仇。 “既然没人反对,那就依照靖安侯所言。” “在朝鲜加设安东北大都护府,下辖平安、咸镜、黄海、京畿四道之地!” “设安东南大都护府,下辖江源、忠清、庆尚、全罗四道之地!” “南北大都护府各驻军两万,一应粮饷支出于朝鲜自筹!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