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旁的鸳鸯及时汇报着。 鸳鸯不知道神道存在,却知道贾琮让王熙凤开药房的事。 猜测贾琮想要做些善事,这才拿出多余的书籍在城中建立了五座藏书楼,供寒门学子借阅。 “还没跟爷汇报,在外面主持这件事的是后街五嫂子家的贾芸。” “之前求到我这,我看他还算机敏,就让他操办这件事。” “做的不错,鸳鸯姐。” 贾琮赞许的点点头。 贾芸出自贾府旁支,草字辈族人,比贾琮小上一辈。 聪明伶俐、能说惯道,孝顺,仗义。 在贾家中算是少有的颇有能力的人了。 这种善事,一时半刻可能看不出区别。 但时间一久,积攒的功德也不是一个小数目。 “回头让贾芸进府来让我见见。” “是,奴婢遵命!” …… 一行人走进藏书楼,正好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在伏案看书。 正是二房的贾兰,只是脸上带着一片乌青。 听到动静,贾兰抬起头。 忙躬身行礼。 “拜见三叔,拜见各位姑姑!” “兰儿,今日国子监休沐了?” 贾琮双目一道神光闪过,却见贾兰身上,已经隐隐有文气滋生。 脸上露出赞许神色。 “回三叔话,国子监半月一休,是先生让兰儿先回府休息两日……” 贾兰自幼丧父。 院里这一年的吃穿用度,加上在国子监入学,又能在这无数人羡慕的文化院随意读书。 都是因为贾琮。 虽然仅仅见过一面,心里却对贾琮崇拜感激至极。 “你脸上的伤是怎么弄的?” “这……前几日兰儿与义忠郡王府的几个同窗起了冲突。” “所以先生就让你暂时休学回来。” 贾琮微微颔首,怪不得贾兰面前摆着的几本书多是。 “凡报仇雠者,书于士,杀者无罪。” “九世犹可以复仇乎?虽百世可也。”之类的话。 原是想要尝试能不能从中领悟什么儒道手段。 只是文气刚刚滋生,第一境断然无法用出什么儒道法术。 “兰儿,我问你,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何解?” “回三叔话,这句话出自《孟子》。” “说的是能行“仁政”的君王,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,不施行“仁政”的君主,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