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这便是阵法吗?” “不愧是侯爷,这等大手笔,满神京城也就只此一家了!” “大儒诵经,文华满溢。” “若是能够在这里苦读,修行儒道,定然事半功倍。” 开国勋贵,原是四王八公十二侯。 只是自古以来异姓封王皆不是好兆头,是以在开国之后,八公十二侯便默契的与四大王侯划清界限。 十二个侯府,如今也早已经不全。 战死的战死,犯过夺爵的夺爵,如今还能维持门楣的也只剩下七家。 还都是只剩下三等四等将军的勋爵了。 除了镇国公府牛继宗在辽东任副总兵,修国公府侯孝康还有理国公府柳芳以外,剩下的当家人都聚齐了。 贾琮来到待客的花厅之时。 正好听到众人七嘴八舌的称赞着府上的阵法。 见贾琮进来,众人忙上前见礼。 “拜见侯爷!” “诸位不必多礼,坐吧。” 贾琮在主位落座,摆手示意众人也坐下。 “侯爷,老柳和老侯在安东都护府做的怎么样?”落座之后,众人开始闲叙起来。 治国公府的马尚因为庶弟马如岳在贾琮麾下任亲兵统领。 关系更为亲近,开口问道。 “朝鲜国的高手如今已经十不存一。” “安东南北两大都护府的局面已经稳定。” “侯孝康和柳芳二人做上两任副都护,回京运作一番,外派谋个指挥使的缺问题不大。” “你们家里若是还有老成得力的族人,也不妨运作一番,派到安东。” “都护府没有缺了,下辖两万驻军,千户、游击将军之类的缺也可以。” 众人闻言对视一眼,能够在神京立足,保留爵位。 即便再草包,最基本的能力还是有的。 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,表情也逐渐严肃起来。 “侯爷,这里面是有什么说道吗?” “自古立国以武,治国以文,这是大势所趋。” “勋贵掌兵,若是日久,难免会起不该有的想法。” “本朝的爵位,分成贵爵和勋爵便是如此,应了那句君子之泽,五世而斩。” “开国一脉、开国一脉、还有本侯在山东平叛时候带出来的齐鲁一脉。” “这么多爵位,将来总不能都依附在朝廷身上吸血,拿咱们开国一脉来说,若是后辈参军,最低起步也是个千户官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