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更别说安东南北两大都护府了。 哪怕家境优渥的大儒,不缺每年这万两白银,总得要为子孙后代想想吧。 寻常大儒一生不过能够蕴养出两到三件大儒文宝留给后人。 可若是来贾琮书院执教满十年,便可多得两件。 日后若是家族有危机,多两件大儒文宝,说不定便能逆转局势。 还能选择一后人入书院求学,与贾琮延下一份香火情。 对于寿元将近的老迈大儒来说,完全是致命的吸引力。 这类大儒,看似战力衰退,实则对诸子精义的理解,还要胜过年富力强的大儒。 贾琮又无需他们出力厮杀,用来教书育人再合适不过了。 有了这种师资力量,想要发展书院,便如同滚雪球一般,日益壮大。 用不了几年,便能重现昔日白鹿书院的盛景,在神京城打造出一个独属于贾琮自己的儒道圣地了。 “琮儿,你准备让陛下出任山长之位?” 宝钗何其玲珑心,单是听贾琮所言,便猜出了贾琮的想法。 “陛下是皇子直接登基,没有经历过储君时期,麾下心腹不多。” “于陛下来说,儒道奉行的天地君亲师,占据两样,将来不愁无人可用。” “于我们来说,将来书院学子毕业,称得上是天子门生,前途广大。” “天下学子中的英才,还不对东篱书院梦寐以求?” “琮儿,我是担心,若是陛下的声誉盖过咱们,会不会影响咱们的利益?” 宝钗眉头微蹙,道出了自己的担忧。 “无妨,宝姐姐,你忘了我说的每年三次鸿儒讲学吗?” “以利捆人,养望收心!” “人心威望这东西,是需要时间去经营的!” 贾琮说着,手上以神力演化的文气若隐若现。 文气虽是以神力演化,弄虚作假。 但贾琮博览群书所积累的儒道底蕴,却是丝毫不输于寻常鸿儒。 对于大儒破境鸿儒的各种关隘门槛,也早已洞悉。 “儒道发展盛行这么多年,始终是诸子百家未曾变过。” “也是时候再多出一门新学了!” “好,琮儿,我这就去办!” 被贾琮这么稍加点拨,宝钗顿时恍然,一双美眸越加明亮。 ……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