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务必保障靖安侯大军一应需求!” “命京营副指挥使马尚从京营再度抽调五万人马,从天津卫上船,半月内抵达泉州!” “还有,传令广西大营,整军备战,若是靖安侯战事顺利,径直南下,以左策应!” “自今日起,朝中一切事务,都以靖安侯南征为先。” “各部相互协调,如有推诿拖延者,罢官褫爵!” “有延误军机者,一律按照谋反论处!” 一道道命令下达,看似简单。 却近乎动用了大乾大部分力量,以举国之力来支持贾琮。 无他! 第五境存在愿意出手为朝廷开疆扩土,背后还有“罗天宗”这一神秘宗门的鼎力支持。 这是过往数百年,那些帝王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美事! 现在却被顺德帝给碰上了。 “陛下,京营这两年接连动荡,上月靖安侯南下又抽调了一万精锐。” “若再抽走五万人马,一来难以维持战力!” “二来,这两年从九边也抽调了不少兵马补足京营,还有新建立的神武大营。” “老臣担心再继续抽调,漠北草原的鞑靼和瓦剌部落会起了异心。” 这时,魏国公楚兆刚开口提醒道。 倒不是专门与贾琮作对出来拖后腿,而是完全出于大局上面考虑。 如今不光京营的战力大幅度下降。 这两年被接连抽调精锐,九边重镇的兵力也相形见绌了。 “鞑靼、瓦剌?” “朕听闻鞑靼和瓦剌之中各有一座神山?” 顺德帝将目光转向墙壁地图上位于大乾北方的鞑靼、瓦剌,眉头深锁。 这是大乾立国百年以来,最大的心腹之患。 “回陛下,前朝暴元时期,依仗佛门和藏边佛教的势力。” “元庭幅员辽阔,也不放心这两家独大。” “招揽了不少邪道散修,大肆收集各种功法,培养自己的高手。” “太祖建国之后,暴元被驱逐到漠北,佛门和藏边佛教势力撤出,这些人便跟着一同前往漠北。” “后来鞑靼和瓦剌并起,这些人也一分为二,居住在山间,号称神山。” “其中高手不少。” 对此知晓一些内情的内阁首辅李阁老开口答道。 “老臣当年随太上皇北伐,也遇到过那神山高手。” “擅长各种邪术,给大军造成了不少麻烦。” 一旁魏国公楚兆刚眉头紧锁也跟着一起补充道。 鞑靼、瓦剌实力不容小觑。 关键,若是大乾举国南征,北境势必不平,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。 别看平素在草原上多有不合。 但面对大乾,却总能联手抗击。 定不会坐视大乾壮大。 …… “那就暂不补足京营,等南征等大军回来再说!” “陛下,京师空虚,若是……” 众大臣一听,忙开口劝说。 只是顺德帝已经下定了决心。 “大乾立国百年,朕登基六年,如今在海外,西洋人已经走在了咱们前面。” “错过这次机会,还不知道要等多久!” 京营空虚,可神京城还有隐藏的天子十七卫亲军,也不至于彻底空虚下来。 …… “还有一事,陛下,这孔家掀起福建叛乱一事……” 商议完南征之事,内阁李首辅又将一个重要问题摆到顺德帝面前。 孔家! 这是天下读书人规避不开的一座大山。 科举入仕! 包括满朝文武在内,天下儒生哪个没读过孔孟文章。 这份香火情,平时还没什么,若朝廷真将孔家贬为叛逆,还不知道要掀起多大乱子。 “孔家之事,朝廷先不做定论。” “且看看靖安侯下一步怎么做吧。” 顺德帝揉了揉额头,非是将压力全部都推给贾琮。 实在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好。 “好了,诸位爱卿,各自下去准备吧。” “趁着西洋人的舰队元气大伤,此刻乃是我大乾最好的机会,不能出现半点疏漏!” 在内阁和朝中顶级文武意见达成一致之后。 大乾便开始全力运转起来。 以往历朝历代征伐南洋,多是从广西或是云南出兵。 这次却不同,贾琮准备从海上登陆。 几支水师原本就已经抽调了大量人手到贾琮麾下,如今更是直接调动了大半。 只留下少量缉盗巡逻人手。 剩余的全部调往泉州! 沿海一带大量征集船只。 换成三年之前,哪怕是有朝廷命令,沿海的各地海商肯定也阳奉阴违。 谁舍得将自身压箱底的商船拿出来支援朝廷。 可如今却不同了。 海商大多汇聚在江南、福建、广东三地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