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这样吧,我让人收拾出来两个院子,单独开一个小门。” “你们六个公府每家可选两人,侯府每家可选一人入学。” “还有本侯之前的旧部。” “就在偏院里弄个小书院,跟文华院紧挨着,平日里也可过去借阅。” 公爵制的靖安侯府,加上亲王制的安国郡主府连成的一个大宅子。 面积比荣国府和宁国府加起来还要大上一些。 大大小小三十多个院落,划出来两个也不是什么大事。 “名为书院,但是里面分成文学堂、武学堂,若是你们有身负玄门天赋的后辈。” “本侯也可传下一门功法。” “正好本侯府上有两个管家,平日里可以兼任书院的正副院长。” 思虑片刻,贾琮便将书院的组成构架完毕。 “可是侯爷府上的文先生和武先生?” 马尚激动问道。 当日太后诞辰,皇宫之外。 文判官和武判官联手,众目睽睽之下,几个呼吸便斩了忠顺王府两尊第三境供奉。 闯下了不小的威名。 “不错,至于教习……” “我在山东还有几个旧部,明日就调一个先天武者进京,再让林姑父介绍一个大儒。” “至于玄门修行,我修书一封,从葛仙派请一尊炼神修士过来。” 众人一听,一下子激动起来。 这番安排,可比他们之前想的。 借贾琮府上两间偏房,让家中后辈们挤在一起修行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。 小小一间书院,多说能有三五十个学子。 算上两个院长,却常年有五尊第三境的高手执教。 加上侯府布置的大阵。 还有书院成立之后,贾琮这个阴神境总会时不时过去视察一下吧? 这资源比国子监都不知道强了多少倍了。 贾琮行事,向来是以利趋人。 对这些勋贵将门来说,给其金银,财路甚至官衔。 都远远不如下一代培养成才来的重要。 而且培养出来的人才,潜移默化之下,注定是贾琮亲信。 将来各自坐镇一方,处理杂务,辅助神道发展,再合适不过了。 “多谢侯爷!” 众人直接感激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。 “书院不是难事,不过本侯有言在先。” “成立书院是为了咱们开国一脉的将来,规矩定然会立的很严,除了三伏和新年各休息半月以外。” “每月休沐两日,其他时间都吃住在书院。” 第(1/3)页